新闻中心

返回上一页
未来高速通道—“水下悬浮隧道”
时间: 发布者:3hfxm 点击数:

未来高速通道—“水下悬浮隧道”.jpg

    水下悬浮隧道,简称SFT(SubmergedFloatingTunnel),它主体上是一个圆形或椭圆形的管道结构,被悬挂在数个浮体(浮桥船)下。摆渡船将逐渐被时代慢慢淘汰,水下悬浮隧道可能会大行其道,成为汽车和火车未来的高速通道。

 
  水下悬浮隧道管道断面被分成几个空间:上下各一条汽车道(正反向各一条),上下车道之间是两个并列的正方形空间,它们是救援通道,救援通道的两侧为(往返)火车道;四周剩下的弧形空间分别是供应管道和进气、排气的通风空间。
 
  SFT对于解决交通事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和一些令人头疼的运输问题极具优越性,比如E39欧洲洲际高速公路从丹麦北部通往挪威特隆赫姆的一段交通特别繁琐,出门旅行的人必须乘坐8次渡船,费时费钱又费心,几乎把旅行者的情趣都搞没了。为此挪威公路交通局推出了一个名为“无渡船E39工程”的大型项目,决定在全程1300公里中的所有船运段用桥梁和隧道代替。这是一个大胆而带有冒险性的工程,不仅费时长、耗资惊人,而且要求全新的技术和工艺支撑。
 
  整个项目中的最大挑战是203公里长的松恩峡湾—欧洲最长和最深的海湾。最深处可达1309米。所以这一项目讨论了好几年,一直没有付诸实施。丹麦建筑工程咨询公司明确表示支持这一计划,目前形势有所好转,计划正在具体化。
 
  SFT的最大优点是,隧道长度比普通水下隧道短,它不需要上下引道,通过4.1公里长的挪威双管式SFT只需不到10分钟的时间。
 
  尽管SFT的优点很多,但是专家们至今仍面临着一些尚未找到理想解决办法的问题。比如由于隧道的位置有所浮动,船只驶过或抛锚时有可能发生碰撞。于是有人建议为隧道增加保护板,有的专家安慰说,船只偏偏在不该碰撞和抛锚的地方出事,这样的概率一万年内也许碰不到一次。
 
  还有人指出,以上计算和假设是利用世纪交替时研制的计算模型得出的,而新型的计算模型已经有了极大发展。可喜的是,科学家终于研发出一种非常具体的安全措施:在浮体(浮桥船)和SFT之间事先设置安全断裂处,倘若有一艘大船遭遇不幸,在下沉过程中,沉船的重量不会将浮体连带隧道管拖下水,而是安全断裂处自动断裂,浮体便与隧道管分开,自动离去,不会牵连隧道。
 
  对水下悬浮隧道感兴趣的国家越来越多,如希腊希望用SFT将众多岛屿联系起来,西班牙和摩洛哥想在直布罗陀海峡通过SFT进行更方便的来往;瑞士已经考虑了在卢加诺湖下用SFT实现火车交通,彻底消灭噪声源,不让美丽的风景破相。更有人想入非非,打算在伦敦和纽约之间建一条5000公里长的水下悬浮隧道,用磁浮列车55分钟走完全程。